教学中的“通情”—王伟

2014-05-20编辑: 来自: 环球雅思—王伟

    “通情”,用汉语可以解释为,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,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是“empathy”,词典解释为“Empathy is the ability to share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and emotions as if they were your own. 其大意为通情是一种能感知他人情绪和感受的能力。个人认为其英文的解释能更清晰的阐释这个词的内涵。在其解释里把通情看作一种能力,事情上,这种能力时时刻刻的体现在教学授课过程中。

      在教学过程中,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他当前的状况。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,假设如果我是这个学生,应该怎样去制定学习计划,应该怎样开始备考的过程。这样换位思考后,对学生的需求,老师会更有更深刻的理解,并能给出更加针对性的建议,进而在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,有的放矢。

     在通情的过程中,我认为首先要善于聆听。倾听是了解学生需求最直观,最有效的途径。因而在课堂上,除了老师的授课外,还要分配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说。一来,可以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,二来,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特点,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,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。

     倾听固然重要,在倾听之后的分析更加重要。例如,学生抱怨课后作业多,他们的这些抱怨只是在倾诉这种想法,一旦这些想法倾诉出去之后,他们反而会更加专注于做作业。反而那些没有抱怨的学生可能会把这些想法积累在心里,而逐渐形成负面信息。

      有了有效的倾听后,在“通情”的过程中,第二步要感同身受。有时老师会说,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,学生怎么会做错呢?老师从自己的角度来看,这个问题会非常简单,如果老师感同身受的把自己作为这个学生,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,就能理解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没有做对这个题目。有了这样的感同身受,就能分析学生的顽疾,找到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最恰当的方法,提升教学效果。

 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说,如果你能够感同身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,你的情商一定不会低。例如,别人被电流击了一下,非常痛苦,你看到后浑身立即感到发麻或者难受,你的情商一定不低。同样地,在教学上,老师要及时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判断其状态,比如说体态语,眼神,讲话的声音和口气等等。所以,对于教学来讲,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,“通情”的这种情商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
     “通情”的第三步,就是要有效地引导和梳理学生的情绪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,要时刻掌控课堂的进度,氛围。例如,学生在做完题目后,正确率比较低,很灰心的样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教师要更多的引导学生,鼓励学生,告诉学生这些题目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,但是一旦掌握了方法再加上足够的练习,完全能够解决。这样的话,就能将学生的情绪引导到积极的方向,并且获得学生的认同感。在引导的过程中,我认为首先要认同学生所出现的问题,即认同他们的情绪,其次再一起分析问题,直到解决问题。就像大型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一样,他们在接到投诉电话时,首先一般都会认同客户的情绪,接受客户的抱怨,然后再进一步的解决问题。在教学上也是一样,情绪疏通后,对于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非常有益的。

预约雅思/托福水平在线测试
获取0元体验课程

  • 2019听力
  • 2019口语
  • 2019阅读
  • 2019写作
  • 20189托福备考攻略